人民日报评论:健身贵持久

中健网 >> 知识库 >> 家庭 >> 运动健身 2006年06月25日 不详 佚名

  3年前,广州曾经是非典的重灾区。那场一度让人心悸的疫情过后,人们都意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健身锻炼的自觉性和需求空前高涨,诸如羽毛球拍等体育器材持续热销,以致体育部门主管大众体育的人深感自己从事多年宣传动员不如一场非典的教育更有效。

  热闹一时的事情算不了什么,何况还有从众心理在起作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将持之以恒尊为极高的境界。时下,像非典那样的疫情不复存在,大众体育健身在一些地方也随之退潮。广州这座城市却仍旧保持着健身热度。笔者的几位朋友大都已经人到中年,也有退休好几年了的老家伙,打球的兴趣竟比年轻时还要高,每周必要约定到球场上切磋,雷打不动。在天河体育中心,60元一小时租用羽毛球场地,即便是入会的会员,也不敢保准有场地可以使用,高峰之日干脆排不上队。在这样的商埠城市,若非体育意识的根本性提高,过去常被说成“有空还忙着赚钱”的广州人哪里会如此热衷于健身!

  现在,不少广州人健身成了习惯,习惯也成了自然,不活动活动,只怕连挺好的朋友都会逐渐疏远。羽毛球更有被定为“市球”的意向,与打乒乓球、下象棋并居广州大众体育3大主项。比起那些见面必谈小轿车的人,不管聊小轿车会不会有个够,“健身走”倒是个聊起来没完没了的话题。社会在发展,各有所好也是一种和谐,体育在这种和谐之中应该最有持久力。

  一个人一个群体健身一阵子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锻炼不辍。

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