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期]立春节气养生、饮食、运动在这里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23年02月04日 中健网·健康焦点 佚名
2月4日立春,立春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春气通肝,养肝正当时。

  

  2月4日立春,立春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从立春开始,二十四节气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轮回。同时,立春也意味着气温回升、日照增长、降雨渐多,此时万物生长,最宜农家播种。古时每当立春之日,天子会亲自举行祭祀典礼,并动手耕田,随后向围观的民众颁布春令,督促农民们春耕。

  肝主生发,与“春”相应

  立春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我们整整一个冬天的“闭藏”,补肾气、养精气……都是为了立春之后的“生发阳气”做准备。肝与四季的“春”相应,对应东方,五行属木。《素问·玉机真藏论》云:“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黄帝内经》认为“肝主生发”,因此,立春阳气生发的助力者,非肝莫属。“肝和而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阳气生发得好,我们体内的正气就足,才可以把平时躲在深处的寒邪、瘀滞、风邪等驱赶出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则疾病缠身,病榻缠绵。

  立春养生小姿势

  1、夜卧早起,卧宜头向东方

  立春之后,我们就要注意遵循“夜卧早起”的睡眠原则,因为睡觉是养阳的最好方法,夜则入眠,敛藏阳气,晨则早起生发阳气。大家最好在晚上11点(子时)以前睡,早上7点(辰时)之前起床。此外,古人也有在立春这天,头朝向东方睡的习惯,以此来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节奏。

  2、情志畅达

  春气通肝,养肝正当时。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立春养肝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舒肝为重点,“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多到户外散步,与大自然生发的阳气相呼应。

  3、早睡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脏,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

  因此,立春养生六大原则之一是春季以调理肝脏和舒畅身体为主要的养生方法。

  在经过秋冬季节的积累能量后,到了春夏季节我们的经脉就开始运转了,人体就开始释放能量。

而肝在五脏中的作用,则刚好是主疏泄、释放,所以,立春就得以养肝为总的原则。

  4、不要过早减衣

  立春气温还未转暖,立春养生原则之一就是不要过早减掉冬衣。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

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

  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万物萌生要重调养

  春属木,与肝相应,肝喜条达。初春当注重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而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好心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因此,养肝的关键在于保持心情舒畅,戒暴怒或心情忧郁。可以通过外出活动、多晒太阳等调养情绪的方法,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从而达到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目的。

  此外,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肝火旺及脾胃虚弱者宜“省酸增甘”,少食酸味的食物,多吃些味甘甜的食物,平抑肝火,如白菜、粳米、大枣、山药、南瓜等。同时,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等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升发阳气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因此,我们需要通过3个小技巧来达到生发阳气的目的。

  1. 饮食升阳

  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温食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都可以吃些。

  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附子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同时应当减少酸味收涩食物的摄入,如海鱼、螃蟹等,防止阳气生发不足,郁结在内,出现身体问题。

  2. 梳头升阳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因为春天是自然界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日渐旺盛,毛发生长迅速。春天梳头,符合春季这一养生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

  3. 运动升阳

  动能升阳。春季万物发陈,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该多去户外散步、晒太阳,让气血通畅,阳气流转,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以“微汗”为好,因为,“汗为心之液”,大汗会损伤心阳。

  腠理初开得抗寒邪

  立春节气里,春风劲吹,气候变化较大,往往天气乍寒乍暖,人体肌肤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风寒邪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当调摄适宜,特别是年老体弱者,着装应审慎,不可骤减。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侵袭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东风生于春,春气与肝相通,春病多在肝,其俞在颈项,草木破土而出,故春气者病在头。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精气伏藏,阳不妄升。

  立春膳食推荐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讲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故而在饮食方面,我们要考虑到春季阳气初生,可以进食些辛甘发散、温补阳气之品,如韭菜、大葱、大蒜、蒜薹、蒜苗、香菜等,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疏肝理气、养血柔肝的药食,如郁金、佛手、玫瑰花、白芍等。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立春养生药膳:

  1、春饼卷合菜

  立春之日,老北京有“咬春”的习俗。将韭菜、豆芽、粉丝、鸡蛋等炒成合菜,卷着春饼吃,这一习俗已经成为不少人心中一年的期待。韭菜和豆芽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味觉和口感的层次,也为人体生发阳气注入了一丝活力。

  2、荠菜春卷

  一张薄薄的面皮,从北方的“春饼”摇身一变,成为南方香酥可口的“春卷”。在时鲜最为讲究的扬州,春卷的馅料里必然少不了荠菜。荠菜又名护生草、鸡心菜,有凉肝止血,平肝明目之功效,是春日里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

  3、佛手蜂蜜茶

  佛手因其特殊的香气和特异的形状,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追捧的清供之一。中医认为,佛手可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它不仅可以入药,也可与冰糖熬水浓缩、放凉后加蜂蜜调水做茶饮用,别是一番滋味。

  立春时节适合的运动

  1、登山  

  登山是一种极佳的有氧运动,不仅能欣赏美景,对身体也好处多多。

改善心肺功能

  研究表明,人体吸入负氧离子30分钟后,肺能增加氧气吸收量20%,而多排出14.5%二氧化碳。此外,负氧离子还有明显的改善心肌功能和降压作用。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

  改善平衡功能

  山间道路坎坷不平,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

  2.慢跑/散步

  慢跑和散步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项运动,一方面,慢跑也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另外,慢跑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锻炼(30分钟以上),有利于加强身体基础代谢。提高人体的心肺机能,降低体脂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的几率。

  体质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适合快步走,时速在5~6公里,每分钟约行走120步左右。

  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宜选择缓步散步,每分钟约80步、时速2~3公里,可帮助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3、骑单车

  人的手和脚上有许多人体相应的穴位,当你紧握车把与用力蹬单车时,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开始了身体的穴位按摩。

  骑单车不仅能借腿部运动使血液循环加速,同时也强化了微血管组织。对于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有明显作用。

  4、放风筝

  放风筝时,不停地牵线、跑动、注视等,可以调动四肢、颈椎、膝关节等全身的配合,能够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等。

  有利于颈椎

  日常生活中,用电脑、看书、低头、打麻将等活动,让我们的颈椎不断前伸,脊柱受到张力,颈椎感到疲劳酸痛,而放风筝时,颈部后仰,使颈项部肌肉得到放松,有利于保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帮助恢复视力

  放风筝时昂首眺望,极目远视,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疲劳。

最后,小编提醒您,无论进行何种户外运动,都应注意:

  春天户外运动一定要注意保暖,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加减衣服,还要注意自身安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老人和小孩最好在成人的陪同下进行运动。同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慢性病人要随身带好药物。

  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以尽快减轻疲劳感,恢复体力。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