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期]立秋了,夏秋换班时这样养生!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7年08月07日 中健网·健康焦点
立秋是秋天的开端,天气逐渐由夏入秋,但“秋老虎”也会虎视眈眈。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养生的关键是养个好习惯,早睡早起勤锻炼,以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冷的环境,避免秋冬疾病的发生。中医专家建议,一方面要注意及时调理膳食,合理应对早晚温差,适量运动,另一方面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

  立秋是秋天的开端,天气逐渐由夏入秋,但“秋老虎”也会虎视眈眈。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养生的关键是养个好习惯,早睡早起勤锻炼,以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冷的环境,避免秋冬疾病的发生。中医专家建议,一方面要注意及时调理膳食,合理应对早晚温差,适量运动,另一方面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

  立秋别着急贴秋膘

  经过一个夏天炎热天气的折磨后,在立秋过后,很多“苦夏”、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老百姓大都有在秋季贴秋膘的习惯,因此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膘一些老人更讲究主动贴秋膘。

  不过从中医看来,立秋开始贴秋膘为时过早,并不是最佳时节,因为此时虽然已开始入秋,但仍是三伏天,天气仍非常炎热,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等到天气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

  白天防暑早晚防寒

  立秋乃初秋之季,之后还有十余天的三伏天,白天虽炎热,可早晚已经开始感觉凉爽,而此时,人们该注意白天防暑,早晚防寒,早晚防寒尤其重要。因为白天的炎热会让人们以为此时仍是炎热的夏季,而此时冷热更迭,燥风秋雨频袭,早晚温差变大,若衣物加得不及时,凉席过凉,仍过多饮食生冷食物,吹空调、吹风扇,就极易受寒凉。

  另外还要注意保暖下肢和足部,免得寒从足下生,导致腹部脏器的气血失调,引发身体各种不适,患上或加重胃疾。

  此外,作息方面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饮食可多食酸、甘味食物

  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同时,立秋湿热交蒸,饮食宜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法。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并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萝卜、番茄、冬瓜、莲藕、豆角、玉米、葡萄、黄花梨、龙眼、水蜜桃、菠萝、哈密瓜等,同时可以多食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另外,民谚有“秋瓜坏肚”之说,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为夏令大量瓜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的更要少吃。

  逐渐增量避免过度出汗

  立秋过后,天气开始凉爽舒怡,此时我们可以选择慢跑、散步、爬山、羽毛球等运动,并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

  秋季很多多发病都与立秋天气转凉有关,此时哮喘病、过敏鼻炎最易复发,有体弱过敏性疾病的人,对温度变化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所以,有此病史者要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加减衣物,加强体育锻炼,同时要特别注意自身阳气的补足。在冷秋及寒冬到来之时,自身阳气充足才不至于被寒邪侵袭,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