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期]聋人节:耳聋或可逆,关键在预防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09月23日 中健网·专题部 程仓瑞
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聋人节的意义在于对社会进行宣传,引起社会对聋人工作的重视,提高聋人的社会地位。中国会在聋人节举办各种活动,以推动聋人平等参与社会,并唤起社会对聋人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聋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聋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目前全世界约有2.78 亿人患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中国共有听力障碍患者2780万,占全国8296万残疾人的33%,占世界听障人群的25%,居全国各类残疾之首。听力言语残疾者中7岁以下的聋儿达80 万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我们对耳聋的预防和认识不足。

  耳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全球来看,每1000个新生儿中有1~3名听力障碍儿童。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耳聋,这是多年来临床医学领域专家的共识。中国人群大部分遗传耳聋由GJB2、PDS(SLC26A4)、线粒体DNA基因和GJB3等4个基因的突变所引起。

  在所有致聋原因中,约60%的新生聋儿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导致残疾并不仅限于一代人。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发现,因遗传因素而致聋的发病人数呈明显的上升态势。

  不仅如此,在中国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发生了大量的药物性耳聋病例,也就是说后天致聋现象非常普遍,“致聋药物中毒危害巨大,一个出生健康的孩子因为在发烧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往往容易导致终生耳聋。”

  此外,中国累计约有30万对已生养聋儿的育龄夫妇面临再次生育选择和生育另一个聋儿的风险,他们需要知道发生耳聋的准确病因并需要相应的产前诊断技术来确保再次生育成功。

  如果医疗检测手段足够先进、人们的对预防和筛查工作足够重视,那么世界聋人数量将会减少许多。

  后天性耳聋的引发原因

  1.传染病源性聋:各种急性传染病、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脑膜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耳带状疱疹、伤寒等均可损伤内耳而引起轻重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

  2.药物中毒性聋: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耳药物中毒与机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药物中毒性聋为双侧性,多伴有耳鸣,前庭功能也可损害。中耳长期滴用此类药物亦可通过蜗窗膜渗入内耳,应予注意。

  3.老年性聋:多因老年血管硬化、骨质增生,使螺旋器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供血不足,发生退行病变,或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导致听力减退。

  4.外伤性聋:颅脑外伤及颞骨骨折损伤内耳结构,导致内耳出血,或因强烈震荡引起内耳损伤,均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有时伴耳鸣、眩晕。耳部手术误伤内耳结构也可导致耳聋。

  5.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多认为急性血管阻塞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耳聋可在瞬间显现,也可在数小时、数天内迅速达到高峰,多为单侧,亦有双耳患病,伴耳鸣,有的可伴眩晕。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6.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遭受85dB(A)以上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其耳聋程度主要与噪声强度、暴露时间有关,其次与噪声频谱、个体差异亦有一定关系,有人发现2000Hz~4000Hz的噪声最易导致耳蜗损害。

  7.爆震性聋:系由于突然发生的强大压力波和强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器急性损伤。鼓膜和耳蜗是听器最易受损伤的部位。当人员暴露于90dB(A)以上噪声,即可发生耳蜗损伤,若强度超过120dB以上,则可引起永久性聋。耳聋的程度与噪声强度、暴露次数以及压力波的峰值、脉宽、频谱、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耳聋性质多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

  可导致耳聋的几种药物

  目前已发现的有耳毒性的药物达100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氨基糖甙类抗素。如庆大霉、卡那雷素、新霉素、链霉素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约占近年发生耳聋病人的1/3左右。

  2.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丁尿氨等。这些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多是双侧对称性,常常伴有耳鸣。

  3.抗肿瘤药。有顺氯胺铂、长春新碱、氮芥等。可损伤内耳毛细胞,所引起的耳聋是不可逆的。

  4.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的是阿司匹林,它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是可逆的,但也可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5.镇静催眠类药物。如苯巴比妥等。

  6.重金属制剂。如砷、铅、汞剂等。

  7.避孕类药。如萘普生等。

  药物性耳聋与药物本身的毒性强弱,药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服药者年龄,个体差异,易感性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耳毒性药物主要是损害内耳,使内耳细胞萎缩变性,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服用后如果在出现耳鸣时及时停药,内耳的损害是可以恢复的,而有的药物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耳聋,如链霉素等。

  对于药物中毒性耳聋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过程中,发现有听力下降迹象时,可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B类、细胞色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维生素A还可促进神经上皮的生长,这样听力可保持稳定,不再继续下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佩戴助听器,对重度耳聋患者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使听力得到改善。

  耳聋的相应预防措施

  1.重视先天性耳聋的预防,加强遗传学研究,采取优生学措施。

  2.加强妊娠期妇女的保健工作,避免病毒感染、梅毒感染,防止滥用耳毒性抗生素。

  3.控制和治疗可能致聋的各种传染病,如流脑、麻疹、腮腺炎、伤寒、猩红热、疟疾等。

  4.积极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可能致聋的后天性耳病。

  5.对聋童的外耳道畸形及中耳畸形于合适的时期施行手术治疗,增进听力,提供模仿与学习语言的必要听力。

  6.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听力缺陷。

  7.对缺碘地区提供大量含碘食物,如食碘盐,以纠正甲状腺功能低下。

  耳聋患者的饮食宜忌

  1.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补铁,则能有效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45岁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天天铁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2毫克。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铁量较多,每百克紫菜含46.8毫克铁,虾皮16.5毫克、海蜇皮17.6毫克、黑芝麻26.3毫克、黄花菜12.6毫克、黑木耳11.9毫克、苋菜10.5毫克,香菜、木耳菜含铁量仅次于苋菜,豆制品平均含铁量约占4至6毫克。

  2. 多食含锌食物。导致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因素很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明显降低,影响耳蜗的功能而导致听力减退。   天天应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鱼、牛肉、鸡肉、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

  3.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4.养成喝牛奶的习惯。牛奶中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

  5.减少脂肪的摄入。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中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大约40克,应少吃各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酱、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

  耳聋患者的12款食疗

  1.枸杞粥:枸杞子15克,大米适量,煮粥服食。

  2.猪肾粥:猪肾2枚,大米60克,葱白适量。猪肾洗净切块与米合煮成粥,加入葱白及调料服食。

  3.狗肉煲黑豆:狗肉1斤,黑豆60克。共煲极烂,调味分服。

  4.猪肾煲黑豆:猪肾2枚,黑豆60克。共煲烂熟,调味佐膳服食

  5.羊骨粟米粥:羊骨适量,粟米100克,陈皮5克,生姜3片。共煮粥,盐调味服食。

  6.羊肾杜仲汤:羊肾1枚,杜仲12克,补骨脂12克。羊肾洗净切块,杜仲、补骨脂用纱布包好,加水共煮熟,食肉饮汤。

  7.猪肉山萸补骨汤:瘦猪肉100克,山萸肉、补骨脂、知母各10克,龟板20克。将药物先煎去渣,加猪肉煮熟,吃肉饮汤。

  8.黄酒炖乌鸡:雄乌鸡1只,黄酒1公斤。将鸡宰杀去内脏洗净,放锅内,加入黄酒,煮开后用文火炖至肉烂,用盐调味,食肉饮汤。

  9.刀豆煮猪肾:刀豆100粒,猪肾1枚,将猪肾半剖开剔除白网膜,把刀豆放于猪肾内,用细线捆紧,以文火煮熟,用盐调味,吃肉饮汤

  10.羊肉苁蓉粥:精羊肉100克,肉苁蓉20克,大米60克。将肉苁蓉加水煎汁去渣后,入羊肉、大米煮粥,熟后加调料服食。

  11.黑豆煨塘虱:黑豆60~90克,塘虱鱼2~4条,去肠脏。共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文火煨熟,盐调味服食。

  12.鲤鱼脑髓粥:鲤鱼脑髓30克,大米60克,煮粥服食。

  相关链接:噪音对人体的伤害

  噪声给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生理上和心理上。

  (一)心理伤害:从心理声学的角度来说,噪音又称噪声,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它是一种由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它听起来感到刺耳,让人心情烦躁。从社会和心理意义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并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觉的声音,都叫噪音。如敲打声、沙沙声,机器轰鸣声等,都是噪音。它的测量单位是分贝。零分贝是可听见音的最低强度。

  (二)生理伤害:1.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sensoryhaircells),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早期听力的丧失以4000Hz最容易发生,且双侧对称(4Kdip)。病患无法听到轻柔高频率的声音为主。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强烈的声音下如枪声,爆竹声等,听力的丧失也是渐进性的。

  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2.噪音引起心脏血管伤害。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最近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

  3.噪音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在此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仍无结论,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4.噪音对睡眠的影响。有高达百分之二十八的人认为噪音影响睡眠,但长久影响下是否对健康有伤害,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5.噪音对心理的影响。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容易激动的情形。有人研究发现噪音越高的工作场所,意外事件越多,生产力越低,此项结果仍有争论。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