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期]处暑时节咋养生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08月23日 中健网·专题部 程仓瑞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此夏秋交接之际,专家教您养生。

  处暑时节气候特点

  1.北方气温下降明显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

  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2.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但9月份,仍是南海和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较多的月份之一,该月热带气旋平均生成5.3个,仅次于8月份;而本月在我国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有1.8个,与8月份相等。

  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暴雨,对华南和东南沿海影响较大,降水强度一般呈现从沿海向内陆迅速减小的特点。疾风暴雨带来洪水地质灾害仍需关注。

  3.华南、西南、华西——雷暴活动较多

  进入9月,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在华南,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

  4.华西秋雨

  进入9月,我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它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的范围,除渭水和汉水流域外,还包括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发生的秋雨。因秋雨早的年份8月下旬就可以出现。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但主要降雨时段是出现在9、10两个月。“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生活要因“处暑”而变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穿着: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眠: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要早睡早起,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此外,还要适当午睡,这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因为老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3.居室: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一旦发病,要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警惕肠胃病突袭

  1.胃肠绞痛多因贪凉而起

  前晚8时左右,省中医院因肠胃不适来输液的病人很多,短短1小时之内就出现了4个病例。患者的症状基本相似,都是在没吃什么异样食物的情况下突然肠胃绞痛,严重者还伴有呕吐、腹泻症状。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省中医院专家刘正旺教授解释说:夏秋交替,昼夜温差比较大,对胃的刺激使得胃酸分泌增多,极易引发肠胃疾病;夜间温度较低,稍不注意就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白天的高温天气给细菌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人们在进食受到致病菌污染的食品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刘教授表示,尽管处暑已到,但仍要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清淡食品。适当多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多吃蔬菜水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对消化道疾病的防范。此外,现在早晚温差较大,夜间睡觉要尽量不开或少开空调,开空调时温度也不要调得过低,注意腹部保暖。

  2.饮食不当也会发生胃肠绞痛

  刘教授说,炎炎夏季极易造成人体气血损耗,导致处暑过后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排泄能力下降,如果不注意饮食规律想吃就吃,就会使代谢废物在体内明显增加而发生腹泻。此外,不加节制的贪吃生冷食物,也是发生腹痛腹泻的原因。所以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少食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做到有规律饮食。特别是老人和小孩以及体质较弱者或患有慢疾病(如慢性肠胃炎、慢性气管炎)的人,更要高度注意,不能掉以轻心。

  3.一味“降火”反而会引火烧身

  某男士最近吃东西不太注意,结果上火了,脸上冒痘痘,肚子还很不舒服,到药店里买了些清热祛火的药,但是吃了三天后,反而开始拉肚子了。刘教授说,像这样的病人在生活中很常见。其实,上火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内火旺盛引起的上火,这样的上火可以吃些清热、滋阴的药物;另一种是食积上火。食积上火的人往往是因为脾胃虚弱,吃的食物没能好好消化,结果积存在胃中化成火。脾胃虚弱的人如果吃凉性的药物会导致脾胃更加虚弱,不仅不能祛火,反而使脾胃更加受伤,拉肚子也就难免了。因此,吃药降火要首先分清上火原因,自己拿不准最好请中医看一下,切莫自作主张乱吃药,以免引火烧身。

  处暑养生食谱推荐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以下是参考食谱:

  1.芝麻菠菜

  配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2.青椒拌豆腐

  配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

  3.百合莲子汤

  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4.百合脯

  配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汤勺。

  做法:百合清水洗净放入碗内,浇上蜂蜜,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出锅,或烘干或风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

  功效:清心安神。适于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处暑养生要因人而异

  1.金型人 百合山药健脾生津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生津功能的食物,如:猪肉、鸡肉、白芍、百合、银耳、木耳、梨等。

  药膳选择“山药百合内金粥”: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百合20克、粳米150克。将山药、金内金、粳米洗净,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小火煮成粥。有健脾养阴、一起开胃的功效。

  2.木型人 党参菊花粥疏肝健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疏肝健脾、益气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山药、甘蔗、蜂蜜、芝麻等。

  药膳选择“党参菊花粥”:党参15克、菊花15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将太子参、菊花、粳米洗净,将温水浸泡2小时的党参与菊花、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至参烂粥稠,加红糖略煮即成。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3.水型人 合欢花丹参清心解郁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如:猪瘦肉、鸡肉、百合、太子参、淮山、白术、茯苓、葛粉、沙葛、荸荠、薏苡仁等。

  药膳选择“合欢花猪肉汤”:合欢花50克、丹参10克、浴巾10克、香附6克、薏苡仁15克、猪瘦肉100克、陈皮3克、大枣10枚。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其他用料洗净,生姜拍碎,陈皮浸泡去白。全部用料放入砂锅加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健脾、清心解郁安神的功效。

  4.火型人 山楂胡萝卜清热健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润燥、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甘蔗、山楂、荸荠、玉米、蜂蜜、太子参、玉竹、石斛、猪肉、鱼肉、鸡肉等。

  药膳选择“山楂玉米胡萝卜汤”:生山楂15克、玉米150克、胡萝卜150克、猪瘦肉200克。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山楂洗净,玉米、胡萝卜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5小时即成。有清热健脾、养阴生津的功效。

  5.土型人 茉莉花太子参益气养肝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肝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萝卜、茉莉花、猪肉、鸡肉、淮山、荠菜、梨等。

  药膳选择“佛手粳米粥”:佛手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佛手、粳米洗净;将佛手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后去渣留汤,放入粳米加水同煮,粥好加冰糖即成。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