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何为癔症性失明的表现!

中健网 >> 疾病库 >> 精神心理疾病 >> 癔症 2010年10月23日 中健网·心理 佚名
平时好好的周女士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出现失明的现象。起初,她以为是自己的视力出现了问题,可是到医院一检查却并没有发现导致失明的原因。但周女士声称自己确实有失明症状。最后专家经过进一步的检查确定为癔症性失明。

  平时好好的周女士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出现失明的现象。起初,她以为是自己的视力出现了问题,可是到医院一检查却并没有发现导致失明的原因。但周女士声称自己确实有失明症状。最后专家经过进一步的检查确定为癔症失明。

  癔症性失明的原因往往与外界刺激与患者心理暗示有关,像周女士这样的情况就较为典型。周女士在之前被查出有白内障医生告知需及时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失明。在随后的日子里,周女士就不断的给自己“施压”,整天想着自己会失明的事情,久而久之便真的失明了。

  癔症性失明患者没有器质上的病变。虽然他们真的出现了症状,可是检查仍会显示他们一切正常。但癔症患者不是说谎,因为他们真的感觉如此;也不是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思维清晰、逻辑正常。

  容易出现癔症的人,往往情感极不稳定,而且胜过理智;自我为中心,喜受到人的注意;幻想丰富,言行夸张;暗示性高。

  癔症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女多于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惊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亲人的远离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至于以后的发病,不一定都有很强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由于与精神创伤有联系的事件,或在与第一次起病相类似的情景下产生联想而突然发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表情和传说,以及看见其他患者发病均可成为病因,即通过自身体验和联想、产生疑虑,深信自己会发病而发病,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症性格所致。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