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不是所有的结石都要除去

中健网 >> 疾病库 >> 肝病 >> 胆囊结石 2010年12月02日 中健网·肝病 佚名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有数据显示,我国胆结石症的发病率在8%-10%,且在逐年上升;同时,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有数据显示,我国胆结石症的发病率在8%-10%,且在逐年上升;同时,育龄妇女与同龄男的患病比率超过3:1。“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不合理是胆结石发病年龄年轻化的重要因素。”专家强调,不论吃多还是吃少,饮食上的“极端主义”只能一步步将健康剥夺。

实例:

胃病?竟是“胆结石”作怪!

前不久,“胃”一直“不好”的余女士觉得胃不舒服,越痛越厉害,还不时地呕吐。余女士不禁担心:“难道是得了胃癌?”于是,胆战心惊的她去医院认真地进行了身体检查,医生得出结果为:多发性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余女士这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来一直以为的“老胃病”原来是胆作怪!

“胆囊和胃、十二指肠紧密相邻,所以,胆囊有了病痛,很容易误会到‘邻居’。”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保健科科长林穗芳指出,此前余女士之所以误以为是胃病,主要是早期或轻症的胆囊疾病多呈现为肝区或上腹部钝痛、厌食油腻、泛酸、嗳气、烧心、腹胀等所谓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的症状,只有随着胆结石长大,合并有胆囊炎等情况时才会出现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

“初期胆结石疼痛不容易查别,有经验的医生也难分辨清楚。当然,及时做个B超检查,就可以一锤定音了。”林穗芳表示,严重的胆结石会导致胆囊穿孔,成为胆汁性腹膜炎或因胆汁逆流入血液引起皮肤、眼膜发黄等类似肝炎黄疸症状,最终可危及生命。

分析:

“胆结石”竟是“重女轻男”?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林穗芳解析,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

林穗芳表示,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而肥胖者若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15%,胆结石的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5倍;同时,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亦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此外,对于一些女性为瘦身不吃早餐或三餐没有定时定量的做法,林穗芳也予以反对,“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因此不管是暴饮暴食还是节食,对健康都是极为不利”。

林穗芳提醒,女性最喜爱的餐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的习惯也要不得,“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专家:

不是所有的“结石”都要除去

“胆囊结石患者只有约20%有症状,为腹痛,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80%的胆结石病人自己察觉不出任何异样。”林穗芳表示,胆结石的发病率极高,大约每十个人就有一人患有胆结石,但有的人终身都没有发作,对消化功能也没有影响,患者不必过分惊慌。“对于无症状且直径小于2厘米的‘小结石’,只要胆囊还具有正常收缩功能,一般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专家表示,目前,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但也有一定的手术指征。患者们如果被发现患有胆囊结石,不妨先咨询医师意见,看可以保胆还是需要动刀子。专家提醒,胆囊结石患者平日最重要就是忌口,高胆固醇、高脂、高油、高糖的食物少吃或不吃,以免诱发胆囊炎甚至胰腺炎,因而,秋冬季的饭桌“常客”:香肠、腊肉、大闸蟹等这样的“高胆”食物应尽量节制。

据介绍,寻常可见的低胆固醇食品种类非常多,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豆类都属于此类。此外,专家提醒,胆结石患者最好能多进食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的纤维素越丰富,越能改善体内胆固醇的排泄,有效防止结石。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