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期]中医治疗耳聋耳鸣

中健网 >> 公益行 >> 健康有道大讲堂 2013年12月02日 中健网·健康有道 张燕
张燕 河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科主任医师。 主治:擅长于从整体观念入手运用中药调治慢性咽炎,并擅长于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配合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鼻科疾病,方法独特,疗效甚佳。

    一、什么是耳鸣耳聋

    耳鸣:患者自觉耳中鸣响

    耳聋: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导致听力的不同程度的减退。耳鸣与耳聋常同时或先后出现。

     “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常见耳聋有:突发聋、爆震性聋、传染病中毒性聋、噪声性聋、药物中毒性、老年性聋、耳硬化症、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及耳鸣。

    二、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3%。一般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1、症状表现:

    前驱症状:头重,头晕,头痛或感冒,鼻塞,心烦失眠等。

    常见诱因:高血压,血管硬化,工作过度紧张,使用耳毒性药物。

    典型症状:听力减退,耳鸣,头晕,耳内堵塞感。

    持续期:指经治疗后听力有改善或无继续下降的阶段。

    此时,患者已适应听力差及耳鸣状况,心情烦躁有所缓和 ———这个阶段必须继续治疗,若停止治疗,可造成难以治愈的永久性耳聋,应予重视。

    2、根本病机

    实证:脏腑实火,痰瘀蒙闭清窍,肺经风热,肝火上逆,痰火郁结,气滞血瘀。

    虚证:脏腑虚损,清窍失养,肾精亏损,气血亏虚。

    3、耳聋的分级

    (我国:500Hz,1000Hz,2000Hz;分五级)

    (1).轻度     听低声谈话有困难,<40dBHL

    (2).中度     听一般谈话有困难,41~55dBHL

    (3).中重度 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56~70dBHL

    (4).重度     需要耳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7l~90dBHL

    (5).极重度  耳旁大声呼唤都听不清,>90dBHL

    4、辅助检查

    (1)头颅、内听道CT、MRI

    (2)电测听检查

    (3)声导抗检查

    (4)脑干诱发电位

    三、辨证论治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

    实症

    肺经风热----疏风清热汤加减

    肝火上逆----龙胆泻肝汤加减

    痰火郁结----加味二陈汤,清气化痰丸加减

    气滞血瘀----通窍活血汤加减

    虚症

    肾精亏损-------耳聋左慈丸加减

    气血亏虚-------益气聪明汤加减

    1、中药针剂

    (1)丹参、红花注射液

    (2)葛根素注射液

    (3)川芎嗪注射液

   (4)血塞通注射液

    (5)当归注射液

    (6)银杏叶制剂

    (7)参麦注射液

    2、营养神经药物

    (1)三磷酸胞苷二钠

    (2)肌氨肽苷

    (3)ATP

    (4)辅酶A

    (5)维生素B族

    3、针灸治疗

    (1)电针:取耳周、少阳经穴为主: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百会、晕听区、四神聪等穴。

    (2)耳针:取内耳、肾、肝、神门、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

    (3)穴位注射

    穴位:选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完骨等穴,注入药液,1/隔日

    药物:丹参、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人参注射液

    4、其他疗法

    (1)声信息治疗:每天25分钟,每天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

    (2)碳合气吸入治疗 (5%CO2     95%O2)

每天4—8次,每次吸入15分钟,每次间隔休息20分钟。

    (3)导引法

    “营治城郭”: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做15分钟左右。

    除耳鸣功:平坐伸一腿屈一腿,横伸两臂,直竖两掌,向前若推门状,扭头项左右各7次。

    鼓膜按摩:两侧各按捺15—30次,3/日

    引火归原:睡前热水泡脚

    四、预防与调理

    1、生活调理

    畅情志,慎起居,避风寒,劳逸结合

    2、饮食调理

    (1).突发性、实证、早期药膳:活血通窍为主

    (2).慢性、虚性耳聋药膳:以补益脾、肝、肾、气血为主食疗

    三七煲鸡

    母鸡肉500克,三七4克。将鸡肉洗净,三七磨成粉。大火将水烧开,加入鸡肉煮3~5分钟,然后将鸡肉取出,移到炖盅内,于小火上炖至鸡肉熟透。加入三七【敲碎】或者三七粉及适量的葱、食盐、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