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期]科学保护肝脏

中健网 >> 公益行 >> 健康有道大讲堂 2013年07月30日 中健网·健康有道 毛宇湘
毛宇湘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三十年,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肝胆病、胃肠病及消化道肿瘤有较深的造诣及独特的治疗方法。此外,擅长治疗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失眠、口腔溃疡、黄褐斑、痛经、风湿痹病、痛风、小儿发热等多种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一、认识肝脏

    肝脏位于右上腹,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胆囊在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所谓“肝胆相照”。

    二、肝脏生理功能及肝病的危害

     (1)肝脏功能

    分泌胆汁-促进脂肪在小肠内吸收

    代谢功能-糖、蛋白、脂肪、维生素、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解毒功能-肝脏将有毒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防御功能-清除血中病毒、细菌

    造血功能-肝脏潜在能力,病理状态可恢复造血功能

    再生功能-肝细胞具有再生的功能。

    (2)肝病的危害

    肝病可怕之处,病人早期并没有特别显著的症状,称为“沉默的肝脏”。患病者可能会腹胀、胸口闷、食欲降低、伤风感冒、发烧、作呕等,但平常人都不会把这些现象当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药房里买药吃,导致病情恶化,但当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很多已是肝病晚期,错过了治疗时机,正因为大部分的肝病是没有症状的,这也就是称肝病为“最大的隐形杀手”的原因。

    肝功能异常的表现可能出现:消化功能障碍,致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肝细胞损害,致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而胆碱脂酶降低,可致乏力、易倦、思睡等;胆色素代谢异常,可致黄疸;糖代谢障碍,可致血脂含量改变,胆固醇合成及酯化能力降低;脂肪代谢障碍可形成脂肪肝;白蛋白合成障碍,严重时导致腹水、胸水等;维生素类代谢障碍,可致皮肤粗糙、夜盲、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致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激素代谢异常,可致欲减退、月经失调、皮肤小动脉扩张,出现蜘蛛痣、肝掌、脸色黝黑等。

    脂肪肝—代谢障碍引起的肝脏疾病

    酒精肝—过度饮酒引起的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肝病。

    药物肝—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肝病。

    自免肝—自身免疫所引起的一组慢性肝炎综合征。 多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免疫 性疾病。

    肝硬化—各种原因长期损害肝脏后,肝脏病的晚期表现。

    肝占位—指不正常的或非肝脏组织在正常肝脏组织内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可能在其中生长、扩大,大多数可引起肝脏或全身损害。如各种良恶性肿瘤、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等。

    多数患者由于日常生活的不重视,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正确,调护不合理,使情况进一步加重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受损从而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当出现纳差、腹胀、右上腹不适、口干、口苦、经常性疲劳等一些往往被忽视的症状时,我们反而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如抽血化验肝功能、肝病帅查、查肝脏彩超等来进一步排除肝脏病变。

    三、中医藏象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主疏泄:肝木疏土—调节胃肠道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可出现肝胃(脾)不和等症,可见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异常等脾胃功能失常之症状。

    2.肝与胆的关系: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经络相络属,肝脉下络于胆,胆脉上络于肝,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肝属里,胆为表。在生理情况下互相配合,病理情况下互相影响,症候兼见,治疗上常肝胆同治。如肝失疏泄则影响胆汗分泌、排泄;反之,胆汗排泄失常,也会影响到肝,所以肝胆症候同时并见。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临床均有胁痛,黄疸、口苦、呕吐、眩晕等,采用肝胆同治,以清利肝胆之法,既治了肝又治了胆。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胆汁淤积易形成胆石、症、胆息肉等病。

    4.肝疏情志: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所谓“百病生于气也。”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5.肝调节生殖:妇女经、带、胎、产等特殊的生理活动,关系到许多脏腑的功能,其中肝脏的作用甚为重要,向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协调平衡,则精室开合适度,精液排泄有节,使男子的性与生殖机能正常。若肝之疏泄失常,必致开合疏泄失度。其不及,可见性欲低下、阳痿、精少、不孕等;其太过,则性欲亢奋、阳强、遗等。

    6.肝主血

    (1)贮藏血液: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又可以防止出血。因此,肝不藏血,不仅可以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腾太过,而且还可以导致出血。

    (2)调节血量的功能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量。“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7.肝藏血主魂,魂不归于血,则夜寐难安,梦多易醒。肝郁气滞,血随气行,血行不畅,易于凝滞,血液不能正常流回肝脏,血不安魂,故人不能静,另肝郁化火,火扰心神,多见失眠、少寐心烦等症状。

    8.肝主筋:“筋”指肌健,具有束骨系关节功能,肝藏血,血养筋,故筋是肝的精气所聚,《素问》说:“肝主筋”、“肝之合筋也”。肝血充足,则筋脉得以滋养,筋健力强,四肢关节活动灵活,屈伸自如;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轻则关节屈伸不利,重则四肢麻木,筋脉拘急,甚至手足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

    9. 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连目系,“肝受血而能视”,目得到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视觉功能,因此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往往可以从目上反映出来,如肝血不足,则目失血养,可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甚至雀目。若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又年老肝肾精血渐衰,常会出现视力减退,双目昏花。许多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多从治肝入手,临床收到满意效果。

    其华在爪:爪,即爪甲,包括指甲趾甲,乃筋之延续,故称“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可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

四、六点如何科学的养肝?

1、食饮宜忌:

(1)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现代社会食物丰富、种类繁多,怎么吃难住了大家。早在两千年前,古人就告诉我们怎样吃才能吃得健康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即豆类,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肝病患者饮食注意:1.饮食结构要合理:要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会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蛋白质饮食要包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挑食对肝病不利的。2.食量要恰当:肝病时消化功能减弱,食之过饱常导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脏负担。吃饭八成饱最好。暴饮暴食对肝脏,对胃肠功能都不利。3.炒菜宜清淡,少放油,少食油腻和油炸食品,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4.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饮食中的蛋白含量不宜过高,因为蛋白质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产生氨气,而氨是导致肝昏迷的重要原因之一。5.重症肝病、肝硬化病人在服用补药时,最好征求医生的意见。盲目进食大量多种补药,不一定有益。总之,肝病饮食并无特殊,足够的热量、适量的蛋白,丰富而全面的维生素,适量的纤维即可。在饮食上有太多的禁忌可导致营养失调,过多地依赖补药而忽视正常饮食则是舍本求末之举,另肝病病人不食含添加剂食品。饮食怕“九过”:一怕三餐过时(不守时),二怕晚餐过饱,三怕饮食不洁,四怕狼吞虎咽, 五怕过食寒凉,六怕辛辣厚味,七怕坚硬难消,八怕酗酒无度,九怕餐中紧张。

(2) 合理饮酒

    酒中的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所以酗酒主要损害是在肝脏,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化。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病情就不可逆转。

    长期饮酒,以酒代食,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可以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性,因此吃适量的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但过量饮酒,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没用了。

    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首先是终身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果酒以及药酒等。摒弃有害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保肝治疗。消化道症状严重的病人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摄入高热量食物及多种维生素。

(3)如何减少酒精伤肝

    “无酒不成席”,亲朋相聚、工作应酬等不喝不行,喝多了身体又受不了,如何把酒精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1)、多吃绿叶蔬菜

    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2)、B族维生素

   饮酒多时,提前服用维生素B族直至应酬渐少,以保护肝脏。也可有意识地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动物肝脏、猪牛羊肉,蛋黄、蔬菜、燕麦等粗粮,以提高体内Vb族含量。

    (3)、多喝白开水

    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喝啤酒时,要勤上厕所。

    (4)、忌豪饮

    喝酒不宜过快过猛,应当慢慢喝,让身体有时间分解体内的乙醇。酒桌上罚酒数杯或一口闷易醉酒。

    (5)、忌空腹喝酒

    饮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或吃几片面包,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6)、多吃豆制品

    喝酒时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7)、不要混合饮酒

     酒和碳酸饮料、啤酒混喝,是非常危险的,饮料、啤酒中的一些成分,会使酒精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引起脑部神经的症状反应。

2、情志养肝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

    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时,会茶饭不思,而放松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则会使你胃口大开。临床发现,在胃病患者中,追溯病史会发现约七成跟情绪有关,由于“情绪”变化常可引发胃肠功能的改变,所以胃被称为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除胃肠病,像慢性咽炎(梅核气)、偏头痛、肺痨(肺结核)等与情志不畅有关,而五脏皆有情志,独以肝能疏泄气机、调畅情志,反复的心情抑郁、生气导致肝脏功能低下,引起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心情愉悦则气畅血行,方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肝主情志,过喜,过怒等都会损伤肝脏,对于肝病患者应该随时保持心情愉快。

    情志疗法:1.转移情绪。2.憧憬未来。3.向人倾诉。4.拓宽兴趣。5.宽以待人。6.忆乐忘忧。

3、子午觉

    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肝病患者晚上尤其要按时休息,春、秋、冬以晚上9点为宜,夏天可延至10点。生活不规律,经常使生物钟“错点”,是病弱、早衰的根源。生活方式病的实质便是生活习惯病。

    定时觉醒与起床 早晨5点30分至6点30分(按季节调整)生物钟处于上升时期,肾上腺分泌功能激素形成旺盛,此时觉醒说明睡眠已充足。睡眠比吃饭重要,而定时觉醒比睡眠还重要。醒后还要“懒床五分钟”舒畅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可进行揉腹、叩齿、咽津、提肛等活动。让人体节律平稳完成由卧到立起的过渡保证。

    正常的觉醒与睡眠:

    对人体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状态非常重要。人气血盛,气道通,营卫之气协调运行,五脏功能调和,精神得养,故白天精神饱满,夜则睡眠得安。反之则白天精力不足,夜则睡眠不安。避免过度熬夜、过夜生活、昼夜颠倒等,养成良好的起居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有益,也是最好的保健。

    积极的体育锻炼是护肝的又一有效方法,因为 运动既可削减超标体重,防止肥胖,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又能促进气体交换,加快血液循环,保障肝脏能得到更多的氧气与养料。

    从护肝角度看,一要选好运动场地,以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为佳;二要选择好锻炼项目,以锻炼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为好,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钟大约110-120步)、骑自行车、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绳、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天1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

4、运动养肝

    第一步: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二步: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三步: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第四步:推搓两肋法

    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

    孙思邈养生法: 1.发常梳。2.目常运。3.齿常叩。4.漱玉津。5.耳常鼓。6.面常洗。7.头常摇。8.腰常摆。9.腹常揉。10.摄谷道(即吸气时提肛)。11.膝常扭。12.常散步。13.脚常搓。

6、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但是血液传播是最常见的乙肝传播途径。不知道血液传播究竟是怎发生的,甚至不知道血液传播是乙肝的传播途径之一,当然也不能够积极预防了。

    乙肝患者血液里含有很多乙肝病毒,极微量的血液进入到正常人皮肤黏膜的破口都能造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相当的大,特别是在体内没有足够乙肝抗体的情况下,被感染上乙肝的几率更大。

    乙肝血液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到血液或者使用血制品时发生传播的,皮肤、粘膜破损是传播乙肝病毒的的危险途径。像从事医疗行业经常接触血制品的人员都是高危人群。除此以外,生活中的不清洁的卫生用品,比如纹身、洗牙、打耳洞等,或者到使用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理发用品都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乙肝患者的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带有血迹的私人用品要分用,这类也是既往感染乙肝比较多的行为,我们提倡只用自己的物品,有条件的要定期消毒。

    乙肝患者过性生活时一定要带好避孕套,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受到感染。避孕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乙肝病毒等其它性病的感染。一般生活或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目前我国提倡无偿献血,献血员都需要接受严格的乙肝表面抗原筛选,所以经输血(如全血、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或血液制品(如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很少发生。但是输血时还是要到正规医院,这样才能对血液的质量有保证。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传染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病毒传播,但是接种乙肝疫苗后还一定要注意检查乙肝抗体滴度,当乙肝抗体滴度过低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复种。

6、合理用药

  当前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其中包括3万种以上的药品和保健品,另有3万余种的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肾脏排出。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因而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许多药物可引起肝损害。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100种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所以药物性肝病临床也日益增加。

    建议 1、确定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2、少而精和个体化。任何药物的作用都有两面性,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原则上应抱“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的态度,争取能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少用药”并非考虑节约或经济问题,主要的是要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预和影响。3、遵从医嘱。患者由于对医学知识不了解,往往自己到药房买药,或听取药房销售人员建议,这都是不可取的。最好是有专业医生指导,药物代谢大多在肝脏,肝脏患者更应遵从医嘱。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